2021年5月17日上午,泸州一中初二年级美术教师李春霖组织学生在代英楼前花园走廊处进行了 “粽情端午”香包的布置。
佩香包,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一个“毒月”,所以要在五月五进行辟邪驱瘟。除此之外,香包在现代的作用更为广泛,多用于人际交往、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等。
香包的制作过程较简单:首先外包以丝布,用绣线缝制成各种形状,并在香包内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艾草、薰衣草、雄黄等),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最后将做好的香包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在此次绣香包活动中,学生除了学习香包基本的制作方法,还根据自身的喜好、审美,采用新颖的形式,运用身边可利用的材料,自制书签,并通过书签的不同造型、图案和文字设计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香包。
视频:2021年泸州一中初2019级“粽情端午”系列活动之“绣香包”
广而告之
老师、同学们正在布展
同学们制作的香包和卡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览现场
一个个小小的香包不仅渗透着祛病驱吉、祈福辟邪的象征意义,而且成为了光彩绚丽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展示。
责编:韦微
审核:朱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