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动态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泸州日报》10090期第4版全版对我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品质”进行了详细报道。

微信图片_20221017104434.jpg

兴学百载,文脉一贯,泸州一中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践行责任教育、奠基卓越人生”的办学理念,以争创一流百年名校为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以崭新的姿态面向未来。

_DSC0146-HDR 全景图 拷贝.jpg

精神传承,特色育人

百年一中,百年传承。生机盎然的校史长廊,赓续一中精神血脉;新建落成的懋德广场,巍巍师德,肃穆高雅。在119年的办学中,学校形成“责任文化”,坚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校训,提炼出“立教为民、修身报国”的办学思想和“践行责任教育、奠基卓越人生”的办学理念。作为“屈原魂”传统诗词创作大赛永久承办地,学校以诗词教育为特色龙头,打造出古韵传香的诗教长廊,展现着千年中华诗词的发展脉络,无声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育并举,多元育人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写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小景、共性与个性并存的班级文化建设、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和宣传橱窗,充分发挥着环境育人的作用。学校建成藏书总量达50万册、网络全覆盖的现代化图书馆和图书角,全面打造书香校园。全新打造集专业性、实践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为一体的现代化学科教室和创客空间,聚焦学科素养,实现情境式体验式学习。学校现有标准田径运动场2个、综合体育馆1个,羽毛球场、篮球场和排球场一应俱全。在校内开设的泸州分水油纸伞工作坊和四川清音工作坊,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的不懈追求,并朝着美的方向发展。全新升级的劳动教育园地,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油纸伞工作坊.jpg

图书馆.png

锻造队伍,集智育人

全校有教职工386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114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首届“四有”好老师、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酒城之星·名师之星2人,泸州市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1人,泸州市新时代中小学名师4人。学校坚持以培养“博约相济、虚实交融的人民教师”为目标,新建现代化学科研发中心室6间和名师工作室3间,以研促教,助力教师成长。同时,吸引了一大批包括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等国际国内一流名校的青年研究生力量加入学校教师团队。

微信图片_20221017105858.jpg

微信图片_20221017110515.png

数字赋能,科技育人 

学校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学方式转变,通过现代化教学媒介,聚焦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有标准教室136间,其中专用音乐教室3间、舞蹈教室2间、美术教室3间、创客空间1间,均配备智慧电子黑板、学生护眼灯、“班班通”光纤接入口。另有理化生实验教室15间、计算机网络教室4间、电子阅览室1间、标准录课教室1间。教学点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和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学校新增千人大礼堂和可容纳300余人的学术报告厅,超高清LED大屏、先进音频系统、专业灯光设备,集演出、教育、会议等多功能为一体,为师生带来全新视听享受。

报告厅.png

现代化学科教室.jpg

筑牢保障,服务育人

学校24小时全时段、全方位监控覆盖,筑牢安全防线,为全校师生提供安全保障。新建落成的嘉谷楼,实现了食堂环境品质提档升级,提升了师生就餐幸福感。全新打造的运动健身房和全面升级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聚焦师生身心健康,培养“文礼兼修、身心俱健”的中国少年。学校竭力打造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为全体教师营造温馨幸福的精神家园。

食堂嘉谷楼.jpg

无标题.jpg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jpg

如今,前行的泸州一中,正以不断优化的育人环境、不断完善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的教学水平,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未来,学校将坚持“1156”工作思路,继续弘扬一中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追求卓越的革新精神、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全力以赴争创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朝着“办负责任的卓越学校”方向不断迈进。